飞虎队翻译员的战争回忆
新华网北京8月11日电 据新华社“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1941年,为帮助中国抗日战争,在空中打击日本侵略者,美国著名飞行员陈纳德创建了“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由于航空队队徽为插翅飞虎,战机绘成鲨鱼头形象,中国人亲切称其为“飞虎队”。
居住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的易岳汉今年已经94岁高龄了。70多年前,他曾是飞虎队的翻译员,同陈纳德将军一起经历过那场惨烈又残酷的战争。回忆起当时日军在中国西南部的侵略行为,老人依旧历历在目。
易岳汉说:“到了1939年,希特勒占了法国之后,日本就把从前法国的属地越南占领了,就用河内这个地方做为轰炸的根据地,炸中国的西南。所以,大城市像昆明,重庆,这些地方,只要天气好,多半都是要来炸的。根本没有办法阻挡他们,中国的空军太老太旧,根本没办法跟他们作战,所以警报一拉,空军就先跑掉了,因为跟它(日本)打仗,一定打不过。”
飞虎队在美国招募了一百名飞行员,其中40名来自陆军航空队、另外60名来自海军及海军陆战队。
当时,由西南大学五六十个外语系的学生组成了志愿军翻译员的队伍,自幼学习英文的易岳汉也从香港回来加入其中。
“因为他(陈纳德)知道作战,中国古时候有个人叫孙子,孙子不是讲过一句话叫知已知彼,百战百胜。所以他就先研究 P40的性能怎么样,日本的Zero作战怎么样的性能,“ 易岳汉说,“他就发现日本飞机很轻,所以转动的很容易,所以在空中打仗就是dogfight(混战),就是打不过日本人。不过P40飞机很重,飞的稍微慢一点,可是下降的速度很好。所以他就定了三个规则,不能跟日本人dogfight,第二就是要飞高要dive(俯冲),要第三个条件就是两个人一组,两个飞机一起飞,两个两个的跟他(日本)打。所以这样结果成绩非常好。”
1941年12月,中华民国空军美籍志愿大队在昆明上空第一次作战就取得胜利。一名记者在次日的报道中描述,志愿队的飞机像“飞行中的老虎”。
队里的中国翻译见到后,将其翻译为“Flying Tigers”,并将这个名字告诉了陈纳德将军,陈纳德和队员们都觉得这个名字很好,于是将航空队命名为“飞虎队”。
后来,迪士尼公司的创始人华特·迪士尼还亲自为飞虎队设计了一个专属的标志。从此,“飞虎队”这个名字和它的骄人战绩,开始被人们所熟知,并受到广泛赞誉。(记者:黄超,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 相关文章
- 烹饪与人类的智慧 (2015-8-7 16:15:57)
- 久坐真的会死人哒 (2015-8-7 11:12:26)
- 教育孩子最好的办法 (2015-8-6 22:36:15)
- Growing roots 生长的树根 (2015-8-6 22:35:48)
- 上海成游人满足城市,想去哪看景致 (2015-8-6 22:34:35)
- 英文指示牌 "洗手间"翻译成"候车室" (2015-7-29 15:45:4)
- 不要让这八件事毁掉你的面试! (2015-7-29 14:1:56)
- Offer 太多也会烦?6步选择并不难 (2015-7-24 9:43:59)
- 富人如何越来越富?花样投资有诀窍 (2015-7-24 9:42:25)
- 超能妈妈7妙招 工作生活全都我来包 (2015-7-23 15:10:44)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