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园会:唐山城市转型新起点
唐山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世园会:唐山城市转型新起点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本报记者 郑芃芃)唐山世园会于4月29日至10月16日在我市南湖公园举行,这是我市有史以来承办的规格最高的一次重大国际性展会。本届世园会在扩大唐山对外开放力度,提升唐山在国际、国内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同时,也助推我市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努力打造靓丽、繁华、宜居、和谐的现代化沿海强市,书写城市发展的华彩篇章,延续凤凰涅槃的不朽传奇。
凤凰涅槃
大美南湖迎生态世园
唐山,一个有故事的城市! 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前主席法博先生6年前对唐山的评价至今想来,仍言犹在耳。
2010年10月,在韩国顺天市举行的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第62届年会上,2016年世园会举办权花落工业重镇唐山,而唐山也成为中国第一个举办世园会的地级城市。
岁月的洪流冲刷着时间的记忆,历史的光影倒回40年前,那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几将唐山夷为平地。灾难可以损毁有形之物,却无法击垮坚如磐石的意志。
从毁灭到重生,从废墟上建立新家园到一跃成为河北第一经济大市,从顽强崛起再到世园会花落凤城,40年来,唐山人凭借 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的抗震精神,历经10年重建、10年振兴、20年快速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是唐山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精彩的城市故事,赢得了国际评委的认可和青睐,也让本届世园会迸发出强烈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世园会执委办副主任薛绍江说,世园会的举办,恰逢唐山抗震40周年,我们以此向世人展示唐山抗震重建和生态治理恢复成果,表明唐山人民保护环境、修复生态、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在世人期盼中,今年4月29日,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南湖公园盛大开幕。本届世园会以 都市与自然 凤凰涅槃 为主题,寓意唐山在历经大地震劫难后的浴火重生;以 时尚园艺、绿色环保、低碳生活,都市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建园理念,展示唐山在抗震重建、生态修复后,呈现出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新形象。
透过世园会,能充分感知唐山这座英雄城市转型升级的果敢坚定、脚步铿锵。
在171天会期中,除了饱览植物风情、领略时尚园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们可以参观由 海绵城市 理念打造的国际园,到低碳生活馆亲身体验低碳、环保生活。而这座世园会历史上首次单独建设的低碳生活馆,通过自然警示、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等展区设置,展出多种低碳生活方式和修复保护生态的新方法。
除了这些,我们还想通过世园会,让全世界充分感受到唐山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提速绿色发展的坚定意志。 唐山世园会前线指挥部副指挥张文明介绍,此次世园会在展览中特别推介法国洛林、美国匹兹堡、德国鲁尔、美国休斯敦、阿联酋迪拜、加拿大卡尔加里等全球6座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案例,这表明,唐山要站在全球的高度来实现 凤凰涅槃 ,推动城市转型升级。
生态修复
城市伤疤 蝶变为 城市后花园
自世园会会址定在了南湖,这里真是大变样儿,楼房场馆一天天在 长高壮大 ,小马路一点点变成通衢大道,塌陷区变成了我家的后花园 唐山市路南区惠民园社区67岁的居民洪浩生是南湖发展变迁的见证者。这两年,到南湖公园散步成了他的习惯。
站在南湖的制高点 龙山阁,目力所及之处,只见植物风情馆的玻璃幕墙熠熠生辉,国内园里江南水乡与皇家胜境相映成趣,国际园里异域园林景致趣味盎然
徜徉于青山如黛、绿柳成荫的南湖,人们难以相信,这样一个满眼苍翠、山水相依之地,多年前还是污染严重、治理无门的采煤沉陷区,1976年的大地震更使这里满目疮痍,被市民无奈地称之为唐山 龙须沟 。
那时候,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蚊虫满处飞。 曾在南湖边平房居住过的我市市民洪浩生,对当时的生活环境至今记忆犹新, 环境很糟,就想着早点搬走 。
自1996年起,我市着手对这片垃圾成山、污水横流、杂草丛生、人迹罕至的城市疮疤和废墟进行改造和综合治理。
2004年,沉陷区生态改造项目荣获 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
2008年,这块正慢慢治愈的 城市伤疤 ,被正式命名为 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 。植树绿化、景观亮化、扩湖引水 50多米高的垃圾山变成了绿树繁花、登高望远的 凤凰台 ;大大小小的沉陷坑整合成了11.5平方公里的人工湖;粉煤灰排放场建成了6.2万平方米的市民广场 今日的南湖四季如画,已成为一个草长莺啼、水天一色,集游憩观赏和水上活动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生态公园。
借世园会春风,唐山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55个世园会项目崛起于南湖,5.4平方公里的核心区被绿意和鲜花簇拥,写下 化腐朽为神奇 的华章;改造震后危旧平房、改造旧城区、新建和改造道路、建设环城水系等工程,让城市旧貌换新颜;唐山新火车站正式投入使用,使其成为环渤海地区仅次于北京南站和天津站的第三大城市交通综合体。
与此同时,城市绿化覆盖率进一步提高,成为河北省首个、全国第四个园林城市群;大气环境治理也取得了积极成效;市区 五山四河 ,经过生态治理,基本恢复了自然风貌;还对多处矸石山、排灰坑等进行覆土绿化和生态改造
世园会的举办,既是南湖展示生态美的难得机遇,更昭示着唐山城市转型踏上新的征程。
城市转型
生态唐山呼之欲出
40年间,唐山人的抗震精神让这座城市完成了凤凰涅槃式的嬗变,然而历史的进程并没有止步于此。40年后的今天,被称为 钢城 煤都 的唐山,面临城市发展转型升级挑战之痛的唐山,又一次迎来 凤凰涅槃 。
尽管唐山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在全省占比双超1/5,然而随着经济步入新常态,以及环境约束的日益加强,唐山正面临着真切的转型之痛:到2017年,需压减钢铁产能4000万吨,占全省任务的2/3;压减煤炭消费量2560万吨,占全省的64%。初步测算,2017年完成总体削减任务后,几年内影响直接和间接税收达370亿元。
唐山要想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产业必须转型升级。因此,世园会主题的含义之二,代表的是唐山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对唐山来说,这是第二次 凤凰涅槃 。 世园会执委办副主任薛绍江感慨万千。
转型升级路在何方?全市上下积极适应新常态,着力打好 京津 沿海 两张牌,推动发展方式由要素投入增长型向创新驱动转变,着力构建以绿色、循环、低碳为标志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唐钢等大型钢企,已打造成为 世界上最清洁的钢厂 ,彻底颠覆了传统钢企 灰头土脸 的形象。同时,我市还坚定不移地以举办世园会为抓手,破解发展难题,促进唐山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倾力打造 靓丽、繁华、宜居、和谐 的新唐山。
英姿勃发的南湖正以绿色、环保、低碳之名,为浴火重生的凤凰城描摹更加绚丽的底色。市民们纷纷赞誉道,世园会在南湖举办,使唐山的 颜值 提高了,品位提升了!而新会展中心、大剧院、图书馆、档案馆、群艺馆等世园会配套项目也已开门纳客,南湖已经成为唐山中心城区新的地标式公共空间,也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
40年前,大地震不曾击垮英雄的唐山人民,一座 凤凰涅槃 的城市重新屹立人间;40年后,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潮的唐山,将借力世园会,踏上城市转型起跑线,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 三个努力建成 宏伟目标,整装再出发!
-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